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8:45:43   浏览:87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


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2002.11.11 新余市人民政府
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余府发[2002]3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新余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切实加强城市绿化保护管理,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推动城市绿化工作,根据《城市绿化条例》、《江西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配合做好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绿线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的需要,对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各类城市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明确予以界定,并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的控制线。

第五条 下列区域应当界定城市绿线:

㈠现有的和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

㈡城市规划区内的江河、湖泊、池塘、山峰等城市景观、生态需控制的区域;

㈢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湿地、古树名木等规定的保护范围;

㈣其他需要界定城市绿化线的区域。

第六条 城市绿线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绿化现状、风景名胜资源、自然地貌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予以界定,并按规定的规划审批权限上报审批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确定的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以其他需要绿线界定的区域等应当设定绿线管制,并向社会公布。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绿线范围不得批准任何与城市绿线不相关的建设项目。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绿地率按以下规定执行:

㈠新建居住区不低于40%,其中居住小区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5平方米;

㈡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不低于30%;

㈢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4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防护林带。

㈣学校、医院、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不低于40%;

㈤园林景观路不少于5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不小于4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不小于3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不小于30%。

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属于旧城改造的,可以将指标降低3个百分点执行。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第八条的规定界定城市绿线,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绿线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附属绿地设计方案。

附属绿地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未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准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工程竣工后,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附属绿地工程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或未按绿化规划和绿化标准建设绿地的,该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在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公开招投标和施工。

第十一条 因城市规划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绿化用地面积达不到第八条规定的标准又确需建设的,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报本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批准后,由建设单位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按所缺面积补足绿化用地。建设单位不能补足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补足,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城市绿线范围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征用和损毁,不得改作或变相改作他用,不得临时占用。城市绿化内所有树木、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

第十三条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因城市规划调整、重点工程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占用城市绿线内的绿地、损毁绿化及其他设施、砍伐绿化种植或者改变其用地性质的,应当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同类区域内落实补充绿地措施和经济补偿措施后,由规定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临时占用的,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批准,并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占用,恢复原貌。

第十四条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移植树木的,应当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属生产绿地生产和销售需要移植树木的,应当保证生产绿地内腾出的土地闲置时间不超过六个月。

第十五条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违反绿线管理规定而批准的文件,上级行政机关可以责令其纠正或者依法撤销该批准文件,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原批准单位承担。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工作及健全外资外汇登记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外汇管理局


财政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工作及健全外资外汇登记制度的通知

2002年3月13日 财会〔2002〕10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工作,健全外资外汇登记制度,保证外汇资金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利用外资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就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工作中涉及外方出资的审验程序及外资外汇登记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注册会计师执行外商投资企业验资业务,除实施《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试行)》规定的审验程序外,还应当根据情况采用下列方法验证:
  (一)外方出资者以外币出资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登记证,以确定外币是否汇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局”)核准的资本金账户,并向该账户开户银行函证。
  (二)有下列情形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企业提供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原件,以确定其行为是否与外汇局核准的相一致:
  1.外方出资者以其来源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净利润和因清算、股权转让、先行收回投资、减资等所得的货币资金在境内再投资的;
  2.外商投资企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已登记外债和应付股利转增资本的;
  3.外方出资者减少出资的;
  4.国家规定的其他出资方式须经外汇局核准的。
  (三)外方出资者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进口货物报关单,检查实物是否来源于境外。
  (四)外方以本条(一)至(三)项所述方式出资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向企业注册地外汇局发出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并根据外方出资者的出资方式附送银行询证函回函、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及进口货物报关单等文件的复印件,以询证上述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
  上述款项中涉及外方出资者以外币出资但在境内原币划转的,注册会计师还应当检查原币划转是否经外汇局核准。
  二、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当积极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在收到询证函之后核对有关数据资料,明确签署意见,加盖对外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业务专用章,并在收到询证函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回函。
如果注册会计师直接到外汇指定银行函证,外汇指定银行应当在当日予以回复。
  三、外汇局在收到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所附送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如果对所附送文件的真实性、合规性确认无误,外汇局应当按照本通知第六条的要求进行外资外汇登记,将进口货物报关单在网上注销,并在回函中填写外资外汇登记编号。如果发现有虚假、违规等情况,外汇局将不予登记,并在回函中说明。
  外汇局应当在询证函回函上加盖资本项目业务专用章,于收到询证函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回函。
  四、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收到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回函后,以注明外资外汇登记编号的回函作为出具验资报告的依据,并将其复印件交企业留存备查。
  如果外汇局在回函中注明附送文件存在虚假、违规等情况,注册会计师不得出具验资报告。
  如果收到注明外资外汇登记编号的回函后因情况变化不出具验资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变动情况以书面方式告知外汇局,外汇局应当及时注销外资外汇登记编号。
  五、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局、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或接受外汇检查时,应当按规定提交验资报告、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回函复印件。
  六、外汇局应当建立外资外汇登记台账,并根据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如实记录企业名称、出资期次、外资外汇登记编号、外方出资方式、金额与日期等,将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回函复印件及附送文件留底备查。
  七、外汇局应当通过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对企业上一年度外资外汇登记情况进行检查。
  八、各级财政部门和外汇局应当依各自职权,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验资工作和企业外汇登记工作的管理。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反执业准则和有关规定,出具虚假验资报告,企业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九、如果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局不按本通知的要求回复询证函,注册会计师可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机构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反映。
  十、本通知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
  附件:一、银行询证函(参考格式) 
http://www.mof.gov.cn/news/file/wg0208_caikuai021017f1_20050623.jpg    
     二、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参考格式) (文件较大,建议下载到本地进行浏览)
http://www.mof.gov.cn/news/file/wg0208_caihui021017f2_20050623.doc
     三、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
http://www.mof.gov.cn/news/file/wg0208_caikuai021017f3_20050623.jpg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人事部 财政部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1995年8月24日,人事部、财政部

安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社:
根据《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结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根据《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结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限于1994年7月1日起在编的工作人员。

二、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的确定
(一)行政人员。按本人的国外行政职务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国外行政职务对应关系见附表一),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确定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二)。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级行政职务(含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凡按低于国内所任行政职务外派的人员,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工资级别按本人国外行政职务确定,其工资档次可直接进入本工资级别的最高档。
(二)专业技术人员。无行政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人的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年限确定工资级别和工资档次(见附表三)。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相同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
(三)工勤人员。有技术等级的工人按本人技术等级确定工资级别(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应关系见附表四),并按规定的任职年限执行相应的工资档次(见附表五)。在确定工资档次时,其国内外同一技术等级的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无技术等级的工人按工作年限确定工资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档次(分别见附表四、附表五)。

三、正常增加工资的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技术等级)达到规定的年限,经考核合格,可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并从年限期满的下个月起兑现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在外任本职务(技术等级)的年限,从任本职务(技术等级)的当月起计算。
具体的工作年限规定如下:
(一)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为三至四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满4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3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五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每满3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六至七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满3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八至十级的人员,在外任本职务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二)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为一级的人员,在外任本技术等级满3年,进入本工资级别的第二档,以后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工资级别为二至七级的人员,在外任本技术等级或在本岗位工作每满2年,在本工资级别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四、其他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驻外非外交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由各派出单位组织实施。
(二)本实施办法中未另行规定的工资问题,参照财政部、人事部、外交部《关于印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94〕财外字第350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外交部《关于印发<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人薪发〔1994〕4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司长按国务院部委副司长确定工资级别,其工资档次比国务院部委副司长高定一档。
(四)本实施办法自1994年7月1日起执行。
(五)本实施办法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一、行政人员工资级别与职务对照表
二、行政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工资档次确定表
四、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五、工勤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附一:行政人员工资级别与职务对照表
------------------------------
|工资级别| 职 务 |
|--------|----------------|
| 三 | 正司级 |
|--------|----------------|
| 四 | 副司级 |
|--------|----------------|
| 五 | |
|--------| 正处级 |
| 六 | |
|--------|----------------|
| 七 | 副处级 |
|--------|----------------|
| 八 | 正科级 |
|--------|----------------|
| 九 | 副科级 |
|--------|----------------|
| 十 | 科员、办事员 |
------------------------------

注:工资级别定为五级的,仅限于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副司级人员,其他正处级人员定为六级。
附二:行政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 任 工 | | | | | |
| 职 资 | | | | | |
| 年 档 | | | | | |
| 限 次| 1档 | 2档 | 3档 | 4档 | 5档 |
|工资级别 | | | | | |
|----------------------------|------------|------------|------------|------------|------------|
| 三 |4年及以下 | 5—7年 |8年及以上 | | |
|----------------------------|------------|------------|------------|------------|------------|
| 四 |4年及以下 | 5—7年 |8—10年 |11年及以上| |
|----------------------------|------------|------------|------------|------------|------------|
| 五 |3年及以下 | 4—6年 |7—9年 |10年及以上| |
|----------------------------|------------|------------|------------|------------|------------|
| 六 |3年及以下 | 4—5年 |6—7年 | 8—9年 |10年及以上|
|----------------------------|------------|------------|------------|------------|------------|
| 七 |3年及以下 | 4—5年 |6—7年 | 8—9年 |10年及以上|
|----------------------------|------------|------------|------------|------------|------------|
| 八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 九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 十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
附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级别、工资档次确定表
------------------------------------------------------------------------------
| 工 任 | | | |
| 资 职 | | | |
| 级 年 | | | |
| 别 限| | | |
| 和 |4年及以下 | 5—8年 |9年及以上 |
| 档 | | | |
| 次 | | | |
|职 务 | | | |
|--------------------------------|------------|------------|------------|
| | 六级 | 五级 | 五级 |
| 教 授 |------------|------------|------------|
| | 4档 | 1档 | 2档 |
|--------------------------------|------------|------------|------------|
| | 七级 | 六级 | 六级 |
| 副教授 |------------|------------|------------|
| | 4档 | 1档 | 2档 |
|--------------------------------|------------|------------|------------|
| | 八级 | 八级 | 七级 |
| 讲 师 |------------|------------|------------|
| | 2档 | 3档 | 1档 |
|--------------------------------|------------|------------|------------|
| | 九级 | 九级 | 九级 |
| 助 教 |------------|------------|------------|
| | 1档 | 2档 | 3档 |
------------------------------------------------------------------------------

注:表中专业技术职务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附四:工勤人员工资级别与技术等级对照表
--------------------------------------------------------------------------------
| 工资 | 技术等级 |
| |------------------------------------------------------------------|
| 级别 | 中厨 | 西厨 | 三级制 | 八级制 | 服务员 |
|--------|------------|------------|----------|------------|------------|
| 一 | 特一级 | | | | |
|--------|------------|------------|----------|------------|------------|
| 二 | 特二级 | 特一级 | 技师 | | |
|--------|------------|------------|----------|------------|------------|
| 三 | 特三级 | 特二级 | 高 | 八级 | 特一级 |
|--------|------------|------------| |------------|------------|
| 四 | 一级 | 一级 | 级 | 七级 | 特二级 |
|--------|------------|------------|----------|------------|------------|
| 五 | 二级 | 二级 | 中 | 六级 | |
|--------|------------|------------| |------------| 一级 |
| 六 | 三级 | 三级 | 级 | 五级 | |
|--------|------------|------------|----------|------------|------------|
| 七 | 四级以下 | 四级以下 | 初级 | 四级以下 | 二级以下 |
--------------------------------------------------------------------------------

注:
1.中级技术工人中,考取中级技术证书满4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五级,不满4年的执行六级。
2.高级技术工人中,考取高级技术证书满5年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不满5年的执行四级。
3.无技术等级的工人,工作年限为26年及以上的,执行工勤系列工资级别的三级;工作年限为20—25年的,执行四级;工作年限为15—19年的,执行五级;工作年限为11—14年的,执行六级;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执行七级。
附五:工勤人员工资档次确定表
--------------------------------------------------------------------------
| 任 工 | | | |
| 职 资 | | | |
| 年 档 | | | |
| 限 次| 1档 | 2档 | 3档 |
|工资级别 | | | |
|----------------------------|------------|------------|------------|
| 一 |3年及以下 | 4—5年 |6年及以上 |
|----------------------------|------------|------------|------------|
| 二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三 |2年及以下 | 3—4年 |5年及以上 |
|----------------------------|------------|------------|------------|
| 四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五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六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
| 七 |2年及以下 |3年及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