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00:31:18   浏览:98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绍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令

第 70 号


  现发布《绍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绍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排水管理,保障排水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行,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市区范围内对城市产业废水、生活污水(以下统称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以及对城市排水实施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涉及市政雨水排放、农业生产排水、水利排灌等行为的,按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工作,对城市排水实施行业管理。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城市排水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污染防治进行监督和管理。
  市水利、卫生、价格、质监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排水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排水设施建设


  第四条 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收集、处理污水的公共管网、检查井、阀门井及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及其附属设备等公共排水设施,产权人自行投资建设的排水管道等自建排水设施。
  排水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技术标准。
  新建排水设施应当遵循雨水、污水分流原则;已建排水设施在接入城市公共排水设施以前应当进行污水、雨水分流改造。
  第五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有污水排放的,其总概算应当包括排水工程建设投资。
  第六条 公共排水设施建设,应当按照城市排水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执行。
  公共排水设施建设资金可采用政府投资、污水收集和处理单位自筹、受益者出资或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筹集。
  第七条 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和设计图纸会审,应吸收建设、污水收集等部门和单位参加。
  第八条 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由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证书规定承担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任务。
  第九条 排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排水设施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对竣工的排水工程项目应当建立档案,其中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向城建档案机构送交竣工档案;自建排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机构和污水收集单位提交竣工档案。
  第十条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当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水环境容量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和设施规模。


第三章 污水收集和处理


  第十一条 排水户实施排水前,应当如实填报“排水许可申请表”,并持有关排水资料和图纸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城市排水许可手续。
  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排水户,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排水许可证》。
  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向公共排水设施临时排水的,应当办理临时排水手续。
  第十二条 排水户应与污水收集单位签订排水合同,合同内容一般应包括排污地址、污水类别、许可排污量、排污方式、排污计量及结算方法、违约责任和排水设施产权与维护管理责任等条款。
  第十三条 排水户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交纳污水处理费。逾期不缴纳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排水户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不按时缴纳污水处理费的,污水收集单位可依据合同规定对其限量排放污水直至停止排放污水,由此造成的各类损失由排水户负责。污水收集单位应在限量排放污水或停止排放污水前五天通知排水户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排水户排入污水管网的污水水质,应当符合有关污水接纳标准规定。不符合规定的,需进行预处理,达标后方可入网。
  排水户应当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排污监测。
  第十五条 自建排水设施接入公共排水设施的,应按规定设置计量装置、水质检测装置、采样装置和具有格栅、闸门等设施的专用检查井。
  用于贸易结算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第十六条 在公共排水设施服务区域内,应当将污水排入公共排水设施进行集中处理,污水收集单位应当按照排水规划和现有排水设施受纳量对排放污水总量进行控制。
  第十七条 在城市道路上接驳污水管网,应依法办理道路挖掘等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投产运转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强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按照设计工艺标准要求保证正常运行。
  经污水处理后的排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应在指定的位置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对进出水量和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
  第十九条 污水处理费收取实行成本补偿、合理收益、分类收取的原则。污水处理费的标准制定和调整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 运行和维护


  第二十条 污水收集单位应加强对公共排水管网和受委托管理的污水管网等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清淤、疏浚,保证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并接受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排水设施的维护责任划分一般以接驳井为界,无接驳井的以城市道路规划边线为界。
  新建项目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污水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或业主落实管理和维护单位,污水收集单位负责指导和服务。
  建筑物粪便污水出水井至化粪池后第一只井移交给环卫设施管理单位管理的,由环卫设施管理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污水工程设施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当在发现污水冒溢或在接到报告后两小时内赶到现场,及时进行维修、疏通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 公共排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污水输送主干线管道的安全保护范围为:口径400毫米以上不满800毫米的管道两侧各2米;口径800毫米以上不满1200毫米的管道两侧各4米;口径1200毫米及以上管道两侧各6米。
  在公共排水设施安全防护范围内施工或进行其他可能危害排水设施安全作业的,应当事先报告污水收集单位,并在开工前向排水设施产权单位查明有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和补救措施;因作业造成排水设施损坏的,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维修和赔偿责任。
  第二十三条 排水户发生事故或意外事件,影响公共排水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时,应及时报告污水收集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同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防止污染和造成危害。
  排水户不得擅自向公共排水设施加压排放污水。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压排放的,应事先征得污水收集单位同意。
  第二十四条 公共排水设施发生事故,污水收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排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不得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进行。污水收集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污水收集单位因工程施工、设施检修等原因确需临时停止排水的,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排水户,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排水户,并尽快恢复正常排水。对生产、生活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大范围暂停排水,污水收集单位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 遇突发事件或者在污水排放量超过城市排水设施受纳量的区域,污水收集单位可以采取调节排污量、调整排污时间等调度措施,排水户应当服从污水收集单位的调度。
  使用公共排水设施不能间断排污的排水户,可自建贮水设备或采取其他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 污水处理单位应当加强设备管理,按照有关污水处理厂养护维修技术标准,切实做好设施养护和维修,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
  第二十八条 污水处理厂应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对进出水的水质、水量和污泥进行检测。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按期向行业主管部门上报进出水的水质、水量、污泥处置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及运行成本等。
  第二十九条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应当保持不间断运行,电力、通讯、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污水设施的安全运行给予保障。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公共排水设施。因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工程规划许可证前,与产权单位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定相应补救措施。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从事下列影响排水功能、损害公共排水设施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在公共排水设施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爆破、打桩、修建建筑物或挖坑取土;
  (二)擅自连接公共污水管道或占压、损坏、拆卸、穿凿、移动、堵塞排水设施或在排水设施内设置障碍物;
  (三)向排水设施内倾倒积雪、粪便、垃圾、化学药剂残液、废油、工业废渣或渣土,直接排入建筑工地未经沉淀达标的含泥砂污水和施工泥浆等废弃物;
  (四)在污水管道及检查井上擅自扒口、连接支管,擅自将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或将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
  (五)在污水管线覆盖面上植树、埋设电杆及其他标志物;
  (六)擅自将未经隔油处理的含油污水直接排入排污设施,将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学物或易燃易爆物品随污水直接排入排水设施;
  (七)擅自打开井盖等排水设施进行清疏或其他作业而不设置安全标志,或者作业完成后不及时盖好井盖;
  (八)损坏或盗窃井盖等排水设施和其他损害城市排水设施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城市排水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县(市)的城镇排水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考核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中府[2004]81号
印发《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考核办法》的通知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现将《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OO四年八月四日
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属第三产业主要牵头部门和各镇区。 第三条 考核依据: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政府组成部门的职能划分,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划分,分别将相关行业纳入主要牵头部门和镇区协调范围,并制定主要牵头部门和各镇区的第三产业年度预期发展目标,建立预期目标考核制度,充分调动部门和镇区的积极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第四条 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镇区。 1、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量达到或超过预期发展目标,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2、第三产业比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3、第三产业税收:年度第三产业税收入库超过5000万元,且其增长速度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对符合上述条件,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排序在前8名(含第8名)的镇区可评为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 (二)部门。 年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量达到或超过预期发展目标,增长速度超过全市第三产业平均增长水平,且增量排序在前5名的牵头部门可评为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 第五条 评选方法:每年年初,由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第四条规定对市属第三产业主要牵头部门和市辖各镇区进行初步考核后,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局、经贸局、财政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联合评选,并将评选结果报市政府批准。考评结果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被评选为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的部门和镇区,由市政府授予“中山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称号,并授予奖牌和奖金。 第七条 市财政拨出专项经费,对获得年度市发展第三产业先进单位的部门和镇区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八条 本办法由市发展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办法自通知颁布之日起实施。

抚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关于抚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政府


抚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关于抚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抚府发〔2006〕2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抚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八月十八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国家下达我市2006年—2010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建设任务,依据《公路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省发改委和交通厅《江西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本办法适用“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共同投入我市,对通乡(镇)公路、通建制村公路进行路面硬化改造,铺筑水泥路面补助项目。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或干线公路连接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
  通建制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建制村或干线公路连接建制村以及由一个或经多个建制村连接国、省、县乡公路。

  第二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履行符合省、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特点的建设程序。

  第三条 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均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成立抚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市交通局长为副组长,市财政局、公路局、国土资源局、稽查征费局、城建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决定、协调和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市交通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管理、协调,监督和指导,组织对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进行检查,总结交流经验,收集整理和反馈建议信息。
  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履行本县(区)与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相应的职责。

  第五条 市、县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协调、督促配套资金落实等工作。

  第六条 市交通部门应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行业管理,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对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进行监管。县(区)交通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工程管理和现场质量监督。

  第七条 项目业主由各县(区)视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其中,乡道一般可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为业主,村道一般可由所在村委会为业主,项目业主单位的主管领导为项目责任人。

  第三章 计划及前期工作管理

  第八条 县(区)交通局与县(区)发改委根据本地的实际和《抚州市“十一五”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计划》提出本县(区)的年度建设计划,联合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市交通局。

  第九条 市交通局与市发改委将根据各县(区)申报的计划组织审核,共同编制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联合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交通厅。

  第十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业主编制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各县(区)交通局提出县级行业审查意见,县发改委审定后联合上报市发改委和市交通局;市交通局提出市级行业审查意见,由市发改委审定后联合上报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

  第十一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应选择具备相应测设资质的勘测单位,施工图设计(一阶段)由市交通局审批。需二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由市发改委批准,施工图设计由市交通局批准。

  第十二条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由中央资金(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或中央专项基金),省级配套资金,市级和县级配套资金,以及乡(镇)、村和受益农民群众共同筹集。
  中央资金补助标准:10万元/公里
  省级配套资金补助标准:1万元/公里,新建30米-100米桥隧补助3000元/米,新建100米(含)以上桥隧补助4000元/米。
  市级配套资金补助标准:2万元/公里。
  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补助标准不低于2万元/公里。
  对于其它类的农村公路改建项目(通达工程、省补助的农村水泥路等)资金补助标准仍按市政府抚府发[2003]37号和[2005]10号文件执行。

  第十三条 各地要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本地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具体可按照《江西省农村公路建设技术要求(暂行)》执行。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禁多头、重复申报建设项目。

  第十四条 各县(区)上报要求列入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年度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1、已纳入国家五年建设计划;
  2、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具有开工条件;
  3、建设单位和配套资金基本落实。

  第四章 工程组织与管理

  第十五条 各县(区)交通局和发改委要做好涉及工程建设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确保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 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现场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十七条 根据全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实行报告制度。各县(区)交通局应在每月25日之前将本县(区)截止本月的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报表及其他有关情况报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

  第十八条 各县(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已下达的改造工程项目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项目或减少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计划项目确需调整的,由各县(区)交通局和发改委共同提出并联合上报市交通局和市发改委,经审核,报省交通厅和省发改委审批同意后,再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各项手续。

  第十九条 全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按照招投标法,并根据农村公路特点进行招投标,规模较大的通乡(镇)公路改造实行“打捆招投标”。
  各县(区)发改委、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招投标过程的行政监督。
  市、县(区)交通质监部门和有关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以上。
  工程监理可由县级交通局负责组建一个或几个监理组进行监理,监理组应当对项目业主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调动当地“三老”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项目业主的现场质量把关作用。
  各地应降低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设计、监理等收费,具体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文件执行,尽量减轻配套资金压力。

  第二十条 工程项目完工后,各县(区)交通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做好工程自验,按交通部和省交通厅验收管理办法要求准备工程验收的有关文件资料报市,市交通局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阶段交工和竣工验收。

  第五章 建设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县(区)要严格执行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车购税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工程直接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取工程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建设资金。

  第二十二条 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要按项目分级设立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基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对资金的拨划和使用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各项制度,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强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车购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

  第二十三条 省、市级补助配套资金只能用于工程直接费。省级配套资金以采用“以奖代补”的管理方式给予补助,项目完工验收后,依据验收的工程量,由市交通局报省厅,经审定,由省交通厅在次年度下拨市交通局,由市交通局下拨县(区)交通局。

  第二十四条 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应确保及时、足额到位,不能到位的,由市财政局通过预算直接扣缴。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县(区)应参照省、市管理办法制定具体落实的措施,并报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未涉及的有关方面,按照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办理。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